一、背景和依据
2019 版苍海东岸控规调整落实了提质减量等有关要求,并提出对沿湖村庄开展“迁疏改”工程。2024年1月24日,《梧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为了落实传导上层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内容,以及促进市委党校、广西工商技师学院等重大项目落地,需对苍海东岸 2019 版控规进行必要的调整。因此,市自然资源局委托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编制《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2023年)》,拟对片区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部署,盘活闲置土地,保障项目落地实施,激发片区活力,促进苍海片区发展。
本次调整范围在 2019 版控规范围基础上,根据城镇开发边界进行调整,把东侧拟选址的职教城用地纳入片区控规范围,规划范围东起东部山体,西至苍海湖,南起南广高铁、下小河入湖口,北至西江三桥一带,总规划用地面积 1241.61公顷(折合18624.15亩)。基于以项目为导向,规划区功能定位为集职业教育、温泉养生、健康养老、休闲度假、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宜学、宜居、宜业、宜游的教育旅居综合体。
二、规划编制历程
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11月6日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和控规调整方案(2023年)》进行了审查,评审会原则通过该方案。
2023年11月15日,通过《梧州日报》、建设现场、市自然资源局公告宣传橱窗及门户网站对《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和控规调整方案(2023年)》进行了为期30天的公示。公示期间没有收到相关建议或意见。
2024年4月8日,市城市建设规划审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和控规调整方案(2023年)》进行了审查,会议原则通过了该方案。目前,《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和控规调整方案(2023年)》已按相关会议提出的全部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并报送市自然资源局审查,市自然资源局原则同意《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论证报告和控规调整方案(2023年)》。
三、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本次控规调整方案有利于落实梧州市三区三线关于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成果,同时衔接已批复的梧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布局要求。对片区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有利于推进重大教育项目落地,有利于完善梧州市教育产业布局,加快推动苍海东岸片区实施。同时加快苍海东岸发展,以文化教育、养生温泉、养老疗养、度假酒店、康养社区等打造不同类型的产业产品,激发片区发展。
四、主要内容
规划成果包含文本、图纸等。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功能定位、规模控制、总体布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蓝绿空间管控、综合交通规划控制、公用设施规划控制、综合防灾规划、竖向和地下空间规划、城市控制线、环境保护规划、城市设计、村庄改造规划、落实苍海生态保护红线、土地使用规划控制、规划实施等。
五、关键词和专业术语
(一)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二)容积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容积率= |
总建筑面积 |
用地面积 |
(三)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基地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四)用地红线:按规定的审批权限批准,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建设项目的土地使用界线。
(五)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
(六)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七)建筑间距:两栋建(构)筑物或构筑物外墙(柱)之间的水平距离。
六、管理措施
《梧州市苍海片区(东岸)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2023年)》由规划文本、图件、说明书3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图件、说明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规划从基地地形、现状开发条件和项目定位等角度出发,规划符合片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自市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经批准的规划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法定程序无权改变本规划。任何调整和变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并按照广西及梧州市相关规定程序进行。
解读单位:梧州市自然资源局
解读人:何曦
联系电话:0774—6029292
文件下载: